返回上一頁 第八百二十一章 對儒的解讀和批判 回到首頁

第八百二十一章 對儒的解讀和批判
百度宅男當崇禎第八百二十一章 對儒的解讀和批判有聲小說在線收聽

孔胤植帶著從皇帝那里獲得的勇氣,走了。938小說網 www.938xs.com

楊改革看著孔胤植消失的地方楞楞的發呆。

徐光啟的目光也是迷離的,視線的焦點也似乎不在這里。

房間里的人,似乎都有心事。

……

許久。

楊改革終于是動了一動,似乎是回過神來了,再看看徐光啟,又想了許久,似乎在想怎么把心里的東西表達出來,或者說,如何讓徐光啟能理解,能讓自己的話更加的有條理。

“……咳咳……”楊改革咳嗽了一下,見徐光啟許久都沒有回過神來,不得不提醒一下。

徐光啟立刻回過神來,連忙告罪:“陛下恕罪,臣失禮了。”

“不要緊,朕今日說的東西,確實有些多了,確實費神得很……對了,朕想知道,徐師傅對剛才朕和孔胤植談的那個民生,民權如何看?”楊改革問道。

徐光啟稍稍的想了想,就道:“回稟陛下,所謂民生,自然是指百姓的衣食住行,得民心者得天下,安頓好了天下百姓的民生,自然是國泰民安,……至于民權么,臣以為……”徐光啟說到這個問題,遲疑起來,顯然,這個問題不是一下子就能說得清的。

“……民生說得不錯,至于民權,徐師傅不妨將這個詞和全天下人都讀書的事聯系起來……”楊改革見徐光啟有些遲疑,打斷了說道。

徐光啟的眼睛倒是一亮,道:“……陛下的意思是,這民權會伴隨著讀書人越來越多……,而……,最終……,這……”說著說著就沒有下文了。

“是的,讀書人越來越多,不說全天下都是讀書人。只要到了一定的程度,比如四成,五成,那就是了不起的事了。到了那個時候,這民權說起來就有意思了,肯定會和今天有很大區別……”楊改革笑著說道。

“……陛下所言甚是……,不過,臣還是不明白陛的用意……”徐光啟點頭道,但也有更大的疑惑,更大的不明白。搞民權看上去不錯,聽上去很好,可這些東西往往如鏡huā水月一般,虛無得很,盡是些面子功夫。徐光啟知道,皇帝還不至于為了一個虛名就搞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顯然,皇帝的目的不僅僅就是一個讓所有人都讀書。然后弄個什么天國盛世之類的玩意。

“呵呵,問得好……說實話,朕讓孔胤植去體會民生。民權這兩個詞,實際不是全部,還有一個,徐師傅可知道這最后一個是什么么?”楊改革笑著問道。

“回稟陛下,臣不知……”徐光啟回答道。

楊改革卻沒有直接說,而是對王承恩道:“……大伴,朕和徐師傅有重要的事要談,你去清一下場,門里,窗外都不要站人。這件事非同小可,被人聽去只言片語也會出大問題的……”楊改革先清場了,這種話,也只能對徐光啟說一說,其他人聽去了,絕對是麻煩。

“奴婢領旨”王承恩答應道。

王承恩清場完畢。回來稟報一聲,又出去了,他知道,皇帝叫他清場的意思,也包括他本身。

楊改革見王承恩出去后,笑而不語,拿起筆在紙上寫起字來,寫好之后,拿起來讓徐光啟看。

徐光啟剛要念出來。楊改革就道:“這個詞,徐師傅知道就好了,暫且不要說出來,現在說這個還早了些……”楊改革笑著說道。

徐光啟怔怔的看著皇帝,看著皇帝手里的紙。可以說十分的震驚皇帝這手上的東西,有些難以讓人相信了。

楊改革點燃一支蠟燭,然后將紙放在蠟燭上面,將這張紙燒成了灰。

徐光啟看著皇帝燒成灰的紙,一臉的震驚,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實在是難以理解皇帝為什么會寫出這種詞來。

“徐師傅可是好奇朕為什么寫這個詞?”楊改革笑著說道。

徐光啟真的是艱難的咽了咽,這才艱難的回答道:“……回稟陛下,臣實在是不知。”徐光啟實在是難以想象皇帝為什么會想到這個字,而且還是準備給孔胤植的,這個詞若是說出去,如今的這世道簡直就是天翻地覆,臣子拿這個來說,還可以說是邀清名之類的,但皇帝自己把這個詞拿出來,意義完全不一樣,特別是如今這位準備變革的皇帝……

“呵呵,先不說這個詞,先說說何為民?”楊改革問道。

“……何為民?”徐光啟有點招架不資帝那跳躍性的思維了,剛剛還震驚個半死,現在有說到另外一件事去了。

“說簡單一點,民就是老百姓,就是朕治下的老百姓。”楊改革自己先給出了〖答〗案。

“……陛下所言甚是……”徐光啟腦子一片混亂,答道。

“那說簡單一點,那民生自然就是朕治下老百姓的生存,生活了?”楊改革又道。

“……回稟陛下,是的……”徐光啟沒有多思索,覺得皇帝雖然沒有引經據典,說得也簡單,但也是這個道理。

“……那民權自然也就是朕治下老百姓的權利了……”楊改革又道。

“……回稟陛下,是的……”徐光啟腦子已經混亂了,趕不上皇帝的思維跳躍,只能順著皇帝的思路走。

“……那就要考慮,朕要給朕治下的老百姓什么樣的權利,多少權利,是不是?”楊改革又說道。

“……回稟陛下,這……”徐光啟的腦子回不過神來,自古以來,重視民生是絕對的,什么民可載舟,也可覆舟的道理絕對有幾籮筐,可要說老百姓有多少權利,這個就有些不好說了,若是在漢朝,那官名都是能帶一個牧字,可見對老百姓的態度,這大明朝雖然不是漢朝,可實質并沒有改變,現在還有牧守一方的說法,如今皇帝說要給老百姓權利。徐光啟一時間思維有些短路了,自古以來就只有皇帝不斷集權的,那里有皇帝放權的?

“……徐師傅不妨想想天下人都讀書的事,自然就明白這詞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楊改革看著一臉無法理解的徐光啟。提醒道。

得皇帝提醒,徐光啟似乎反應過來,道:“……是了,陛下提倡全民讀書,那自然的,既然天下都是讀書人,這……自然是得有個說法了……”徐光啟的眼睛倒是一亮。立刻醒悟過來。不過,也更加疑惑,這個說法雖然只有一個詞,可里面包含的內容和含義,絕對不是一下子就能說得清的,估計和皇帝說的那個大變革有關系。

“不錯,全民都是讀書人,那自然的。讀書人該有的權利大家也都會有,以前這個問題無法討論,也無法假設。不過,如今朕既然支持全民讀書,這個問題,自然得浮出水面……”楊改革說道。

“……陛下說得是,不過,如此一來,這天下之民的權利,或者說,讀書人的權利會有極大的改變,包括賦稅。人際關系,倫理〖道〗德,等等只怕都會有極大的改變,……不說別的,就說這賦稅的事,若是人人都是讀書人了。那誰來服役?誰來繳稅?”陛下,若是臣說得不錯,陛下的意思是如今人人都讀書,日后人人都得繳稅,從此徹底改變讀書人免役,不納,少納稅的特權?”徐光啟將這個問題徹底的說了出來,關于讀書的事,私底下大家也沒少議論,議論的結果就是大家都是讀書人,誰來服役,誰來繳稅是個大問題,總不能大家都不服役,都不繳稅吧,……不少人得出的結論就是皇帝現在投海量的錢搞教育,實質就是以后找大家收錢,理直氣壯的找所有人收錢,這個買賣,雖然看似是現在的皇帝虧大了,有些傻,可若是真的到了大家都是“讀書人”的時候,可就絕不是皇帝傻了,到了那時候,大家就只有都傻眼了,這倒是符合皇帝一貫長遠布局的特點。當然,另外一個問題更加嚴重,否定人人都讀書就是否定圣人,就是動搖儒家,更是徹底的否定他們,包括皇帝統治的合法性,這個問題,比服役和繳稅更加尖銳和頭痛。這個問題,只要讀過書,智商正常的都不難想象到,可問題就是能想到后果由如何,能否定?這個問題,已經直接將士林分裂成幾塊,比如拿了錢,一心搞教育的,一心要把圣人的事業推向極致的教育派;還有的自然就是自身特權受到極大削弱,很多不愿意分享權力的守舊派;還有左右搖擺不定的,到底是支持圣人,還是支持自己的中間派。徐光啟說出來這話之后,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這些話憋在心里也難受得很。

“……這個不難推測,只要有心,都可以得出這個結論,這也是朕對張顯庸說民生,民權的緣由……”楊改革說道,說完,端起茶杯,喝起茶來,口有些渴了。

稍稍沉默了一下,徐光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緒。以更加疑惑的語氣問道:“……敢問陛下,那民……,就是陛下所示的那個詞,又何解呢?”理解了皇帝說民生,民權幾個詞的含義,徐光啟開始問最后那個詞,民 主,這個詞,若這個詞是臣子說出來,那是說的過去的,可以看成是邀清名,錚臣之類的,可以看成是向皇帝叫板,因為什么是“民”這個玩意大家都知道,說不準還可以得大家一聲叫好,可皇帝自己把這個詞說出來,似乎還準備推行,這意義就大不同了……,都民 主了那還要皇帝干嘛?

“……其實,這個問題,還是回到了誰是民的問題上,……在朕眼里,一直說,一直標榜,一直認為自己是民的人實際就是士人、讀書人,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普通老百姓,其代表就是那些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他們不管做什么事,嘴上都先把自己標榜得很正義,實際和真正的民沒多少關系,這么說,不知道徐師傅能認同否?”楊改革剛剛還很陽光的臉,變得有些抑郁了,或者說,有些陰暗了。

“臣惶恐……”徐光啟被這種直指人心的話驚得夠嗆,皇帝實在太直白了,即便是他,這心也是狂跳。他也是讀書人,也是大官,大家玩的那點貓膩自然瞞不過他,天下間多是以民為借口。實質為自己撈好處的,真正能為民的又有幾人?這個把戲大家一直都是這么玩的。

話題陷入了沉默。

楊改革的臉色也是變了幾次,最終又平和了下來。

“……實際,這個詞,和前面兩個比起來,虛得很,前面兩個。都是實打實的,看了字就能理解意思的,可這個卻不是……”楊改革想了想,努力的組織著語言,用自己能解釋的清的語言說道。

“……回稟陛下,臣迷惘……”徐光啟心頭也是一緊,這個問題,即便是他。也不好這么直白的和皇帝交談。

“……這個詞,理解起來,該是老百姓自己做主。可實際可能嗎?朕治下的百姓有萬萬,疆域萬里,日后還要擴大,能想象遠在倭國的戰爭需要一個遠在云貴深山中的老樵夫去指揮和做主嗎?”楊改革帶著一些鄙夷的語氣說道,這倒不是楊改革鄙夷那個老樵夫,而是鄙夷〖民〗主的虛偽性。

“……回稟陛下,不能……”徐光啟盡量簡短的回答道,這些問題,實在是不好回答,他也只能盡量的少說話。

“……是啊不可能。就這個時代來說,物質基礎根本支撐不起,即便是物質基礎能支撐,人人都要做主,這顯然也不太現實……”楊改革的聲音越說越小,到最后。幾乎聽不見。

徐光啟只能是裝做沒聽到,雖然他很想詢問一下皇帝到底說了什么。

“……所以說,這個詞,實際的含義應該是怎么為民做主……,是誰為民做主的問題……”楊改革帶著鄙夷和不屑說道。

“……”徐光啟腦子已經不夠用了,今日皇帝的話實在太多了,內容實在是太過于繁雜了,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皇帝的話。

話題太沉重了,又陷入了僵硬。

沉默。

楊改革沉默著,民 主這詞雖然看上去很漂亮,可實際,卻不是那么回事,虛得很。誰為民做主,怎么為民做主這個問題,楊改革是有〖答〗案的。

“……朕之所以準備將來把這個詞給孔胤植,也是有原因的,關于誰為民做主,怎么為民做主,卻是關于這場變革的一個大問題……”楊改革依舊是帶著鄙夷和不屑說道。

“……還請陛下明示……”徐光啟覺得自己越來越跟不上皇帝的節湊了。

“……嗯,要說誰為民做主,怎么為民做主這個問題,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要明確變革中誰受益,誰支持改革,誰推進改革,……朕的目的是希望變革成功,自然需要有人支持,誰支持,自然就要讓誰為民做主,……不是么?或者說,成為能為自己做主的人……”楊改革帶著一些縹緲的語氣說道。

“……說得直白一點,誰支持變革,誰是朕的支持者,朕就讓誰做那個為民做主的人……”楊改革的思緒也有些混亂了,斷斷續續的說著,越說,聲音越小,到最后,幾乎聽不見了。

徐光啟算是聽得驚心動魄,他一直就有看不透皇帝的感覺,可今日和皇帝談話才知道,皇帝所謀,皇帝所想,皇帝所考慮的問題比他想象中的還要深,其內容更加的讓人驚心動魄。

誰是皇帝這場變革中的受益者?誰支持變革?誰推進變革?這個問題,徐光啟清楚得很,皇帝希望興起工商二業,工能利器,商能富國,有利器才能平虜平倭,有了商才能收到更多的稅,才能支撐大明朝的運轉。自然的,是這二業最受益,他們也才肯支持變革,也就是說,按照皇帝的想法,日后的工商,工包括他們這些協助皇帝推動變革的人才是“為民做主”的人,而“為民做主”的人所代表了什么,自然不用說,而如今商工二業又是一個什么地位?皇帝的這場變革,他已近摸到了一些邊了,僅僅是摸到一些邊,就感覺到了漫天的壓力。

話題又僵硬下來。

又是沉默。

“……算了,這個話題就暫且不說了……”楊改革又忽然終止了這個話題。楊改革知道,現在這么跟徐光啟說這個,徐光啟只怕不理解這到底是為了什么,有什么用意和緣由。這個話題還得押后,至少要等徐光啟聽完自己全部的話之后,大概才會有所明白。

徐光啟松了一口氣。這個話題,實在太重,他根本不好插嘴,也插不上什么嘴。歷來都是皇帝想盡千方百計的集權,維護自己的統治,可如今卻是皇帝準備放權,他真的不好說什么,也實在不明白皇帝是怎么想的,工商二業成為“為民做主的”人……

“……這個,就再說說儒這個問題吧。或者說,說一說朕的那儒字新解,人需儒的事……”楊改革又換了一個話題,這些話題,涉及到了變革的方方面面,楊改革不得不一個一個單獨拿出來說,雖然這些話題看似沒什么關聯。

說到這個話題,徐光啟倒是輕松了不少。剛才的那個問題,實在太壓抑了。

“……還請陛下示下……”徐光啟問道。

“……朕倒是想知道,徐師傅對這個儒字是怎么理解的。又怎么看朕提出的這個儒字新解,人需儒……”楊改革問道,變革必定涉及到儒家,因為儒家已經滲透到了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楊改革必須要重新對儒來定義,而人需儒,則是楊改革對儒家變革種下的引子。

“回(本章未完,點下一章繼續閱讀)

百度宅男當崇禎 https://jjyfw.com/baidu/120124/index.html